孩子由于上网课,致使上网成瘾上升,父母不知怎么样监管和交流?家里中考的孩子对学习愈加不有兴趣,怎么样进行正确引导?针对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给学生和父母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,让不少心理热线被打爆。
事实上,中国父母在孩子教育上的焦虑心理,是很常见的现象,这次疫情只是把这种焦虑给集中放大并释放了。《疯狂的补习班》映射下的课外辅导产业野蛮成长,正是借助父母的焦虑心理,在疯狂收割父母的教育IQ税。下面主要讲讲教育焦虑带来的心理健康危机。
1、教育焦虑会严重干扰睡眠
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一份《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》,他们调查了6-17岁的6万多名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数据,发现有超越62.9%的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,其中13-17岁的孩子睡眠不足的比率达到了81.2%。6-17岁的青少年,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发育的重要期,睡眠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是至关要紧的,长期睡眠充足,对于孩子巩固记忆力,促进脑功能发育、促进体力与精力恢复、促进成长等方面都有着要紧用途。
美国睡眠医学研究院发布的儿童睡眠指南就建议:
婴儿4个月至12个月:应该12到16小时;
1至2岁的孩子:应该要11到14小时
3至5岁的孩子:应该要10到13个小时
6至12岁的孩子:应该要9到12个小时
13至十八岁的青少年:应该要8到10个小时
对照这个时间表,大家的孩子显然多数都完全达不到。由于学业重压致使睡眠不足,对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都是一大杀手。
2、教育焦虑会严重干扰亲子关系
正常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和谐、亲密、自然的。而日常,不少父母和孩子由于学习问题冲突不断,家庭辅导中不做作业,母慈子孝;一做作业,鸡飞狗跳就是生动的现实写照。当矛盾积累到一定量,就容易引发恶性事件。就在不久前(2020年3月十日),厦门15岁男生弑母伤父;小学6年级娃,由于妈妈砸了其手机,拿菜刀把妈妈砍死在卧室床上;上海杨浦区一名姓刘的妈妈日前教会儿子做功课时,两人发生争执,她一怒之下冲到桥上,企图跳河自杀
教育焦虑导致的心理重压,一方面会对身心健康导致极为负面的影响,更可怕的就是积累到一定量爆发导致的这种悲剧事件。孩子因学习重压过大而自杀的案例,从小学到中学都数见不鲜。因教育引发的焦虑,导致的亲子关系失调在日常比比皆是。
3、教育焦虑会干扰夫妻关系
夫妻间教育理念不同,极易引发矛盾,严重干扰夫妻和谐与家庭关系。浙江诸暨就发生一块夫妻辅导孩子做作业,引起冲突,结果老婆从三楼跳下的案例,所幸经抢救后脱险。我也碰到不少夫妻因孩子教育问题闹矛盾到要离婚的。夫妻间教育观念不同引发矛盾是很容易见到的,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量,就会产生很不好的的后果。
教育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不是一个小问题,不少小问题积累起来,就会变成大问题,大家不可以由于只有部分问题爆发出来,就忽略这种冰山之下的暗流。
那样,做为爸爸妈妈,应该怎么样有效地从这种心理健康危机中解脱出来呢?
1、积极学习现代家庭教育常识,高雅从容地面对子女的教育。大家对未知的事物会本能地恐慌,而一旦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常识将来,这种教育的焦虑就会得到有效缓解。
2、父母之间互助相帮,通过交流有效缓解心理重压。父母之间互相倾诉、互相取经,一方面可以借辨别人的成功婴幼儿教育经验,其次也可通过倾诉释放心理重压。
3、夫妻间、亲子间进行好交流,而不是互相埋怨、指责。好的交流,是舒缓矛盾,促进互相理解、互相支持的要紧方法。亲子间、夫妻间应该加大交流和交流,才会更好地打造亲子、夫妻间的互信关系,不至于让教育问题影响家庭成员间的感情。
只有心理健康了,大家才能更好地面对孩子教育和成长,面对家庭和将来。(余建祥)
作者介绍:余建祥,学习能力教育专家、家庭教育顶层设计专家。